由榮成市財政局黨組成員、榮成市國有資產服務中心主任、榮成市委市屬國有企業工作委員會副書記楊建民對《榮成市加強財源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一、《方案》制定的意義
財源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實現榮成市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方案》以“產業強基、創新驅動、精準征管”為核心,構建起兼具地域特色與時代特征的財源建設體系,跳出單純增收的傳統思維,將財源建設與地域特色、國家戰略、企業需求深度綁定,既解決當下財政運行的現實問題,又為長期高質量發展培育動能,既是貫徹落實上級關于財源建設系列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也是我市應對當前經濟形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既是對國家“穩中求進”財政政策的縣域落地,更是立足自身海洋經濟優勢破解發展瓶頸的戰略抉擇。
二、《方案》的總體目標
《方案》聚焦財稅收入規模與質量同步躍升,把海洋資源變財源、把零碳潛力變稅源,形成靶向性解決方案。通過三年行動,力爭實現財源總量持續增長、財源結構不斷優化、征管效能顯著提升、營商環境更加優越的目標,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三、《方案》的創新舉措
《方案》的創新點集中體現在地域特色轉化、政策協同融合、機制精準落地三個層面打造縣域財源“榮成樣板”。一是構建“藍色財源生態”,讓海洋優勢深度轉化為財源優勢。不同于簡單發展漁業,方案打造“捕撈—養殖—加工—研發—服務”全鏈條稅源,形成向深藍要效益、向產業鏈要稅收的獨特路徑。二是推動雙碳與財源協同,實現生態保護與財政增收雙贏。通過零碳園區建設吸引綠色產業投資、通過碳交易探索新興財源渠道、通過核能供暖降低民生支出壓力。三是落地“稅鏈長”本土化機制,打通政策到稅源的“最后一公里”。依托船舶、海洋食品、新能源等主導產業稅鏈長,由財稅部門聯合行業主管部門,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涉稅服務—產業鏈對接”一體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