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大抓經濟”工作導向,緊扣“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海洋經濟”核心路徑,破解當前榮成市在產業優化、稅收征管、財源培育等方面的問題梗阻,進一步拓寬收入渠道、構建高效財源建設體系,為助力打造“深藍、零碳、精致、幸福”現代化新榮成筑牢財政根基,現由市政府印發《榮成市加強財源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二、主要內容
從總體目標、工作思路、推進措施、組織保障四方面系統部署財源建設任務,明確七大工作思路,錨定財源建設方向,部署五大推進措施,細化財源建設路徑,健全三項組織保障,確保任務落地見效,形成了“產業升級固基、新興產業拓面、招商引智造血、征管創新提效”的四維閉環。
1.抓重點對象,把核心財源“養壯”。一是盯緊重點項目,加強項目全周期、全鏈條管理,確保重點項目從招商引資、土地出讓、項目建設、生產運營每一個環節都有部門抓、有部門管,確保稅費收入不流失;二是幫扶龍頭企業,支持它們擴大規模、延伸產業鏈,讓“龍頭”帶“鏈條”,一起貢獻稅收;三是推動企業升級,引導國企轉型,提升國企的經營能力和稅收貢獻,讓國有資本更好地服務城市發展。
2. 抓精準監管,把稅收“盤子”守好。一是管好特殊企業,比如跨地區經營的企業,幫企業算好稅收賬,對高新技術企業,既落實減稅優惠,也確保企業合規享受政策,不浪費政策資源;二是盯緊重點稅種,比如土地、環保、水資源相關稅收,確保依規繳納,同時避免亂收稅;三是服務好出口企業,輔導企業規范申報出口稅收,避免漏報多繳,讓出口企業“輕裝上陣”。
3.抓協同共治,讓稅收征管更準。一是用數據管稅,打通部門間數據,通過數據比對發現異常,及時提醒企業自查,既避免企業漏稅,也減少上門檢查的頻次;二是打擊違法逃稅,對虛開發票、故意逃稅等違法行為,加大查處力度,維護公平的納稅環境;三是收好零散稅收,通過核實商戶信息、比對經營數據,積少成多壯大財源。
4.抓產業升級,讓新稅源“長出來”。一是讓傳統產業煥新,通過打造高端品牌、拓展國際市場,讓老特產賣出好價錢;二是讓新興產業“冒頭”,重點發展新能源,推進核電項目、海上風電和儲能電站,探索“綠電+碳交易”的新模式,讓新能源產業既環保又能盈利納稅;三是讓服務業更旺,讓服務業從輔助變成主力稅源之一,同時帶動就業。
5.抓營商環境,讓企業愿意留下來。一是落實減稅降費,對國家出臺的增值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主動提醒企業享受,不讓企業錯過紅利;二是整合政府資金簡化辦事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網上辦、一次辦,同時定期上門了解企業難題;三是保障企業權益,對企業擔心的“亂收費、亂罰款”問題,加大整治力度,依托“信用榮成”平臺,讓合規納稅的企業享受更多優惠,讓誠信納稅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與上級政策的異同點
榮成市的《方案》與山東省、威海市關于財源建設有關工作要求保持一致,都是靠產業育財源、靠服務穩財源、靠精準管財源,都強調培育新質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綜合治稅,確保不偏離上級的發展導向。相比上級政策,榮成市的《方案》更具體、更貼合本地特色,一是緊扣海洋經濟,把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海帶海參品牌打造、海工裝備產業升級作為重點,充分發揮榮成海洋大市的優勢;二是聚焦特色項目,圍繞核電、海上風電等本地重大項目,制定專屬的稅源培育措施,比如幫核電配套企業留在榮成發展,讓大項目的稅收紅利更多留在本地;三是貼近本地企業,針對榮成的小微企業、外貿企業、水產企業等,推出更細化的幫扶,比如幫水產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幫外貿企業解決出口退稅難題,讓政策能直接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真正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