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榮成市發布《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圍繞設施升級、醫養融合、智慧賦能等七大維度推出28項舉措,既為老年群體勾勒“精致養老”實景圖,也為企業布局銀發經濟指明方向。政策落地后,群眾生活將迎來哪些改變?市場主體又該如何把握機遇?記者帶您深入解讀——
一、民生禮包加碼:老年人的“幸福升級”路線圖
1.居住與服務設施雙提質
據悉,榮成將按“新建小區每百戶20㎡、老舊小區15㎡”標準配建社區養老設施,對老舊小區實施“微改造”,逐步增設充電樁、無障礙設施、健身器材等。對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服務升級,鼓勵養老機構設置失智照護專區,失能老人還可申請家庭養老床位,享受上門護理服務。
2.醫養康養深度融合落地
政策明確2025年底前全市養老機構實現醫養簽約全覆蓋,市人民醫院將建成安寧療護病區,5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臨終關懷服務。值得關注的是,成山海景閣醫養結合社區、那香海四季康養游等項目將推動“濱海旅居+醫療養生”模式,老年人可享受個性化健康干預方案與旅居療養服務。
3.智慧養老場景加速落地
萬福苑等機構將率先推廣智慧入住、智慧照護,普及智慧養老可穿戴設備,2027年前全市將建成3家智慧養老院。同時,完善“樂游榮成”智慧旅游系統,推出適老門票套餐及四季適老旅游線路,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二、企業入局指南:銀發經濟的四大黃金賽道
1.普惠與專業養老服務賽道
政策對認知障礙照護專區給予5400元/床建設補貼,2027年前需培育5家以上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打造失智照護專區5處。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普惠型、醫養結合型機構可獲上級資金支持,委托運營的公辦機構需執行普惠收費標準,市場空間進一步釋放。
2.康養產業跨界融合賽道
“物業+養老”“家政+養老”模式被重點提及,物業公司可拓展助餐、助潔服務,家政企業需強化涉老服務標準化培訓。達因海洋、泰祥食品等企業可探索“海洋+養老”路徑,帶動產業集聚,形成規模優勢;奧薩制藥、海森藥業等企業可聚焦心腦血管、降血壓、抗衰等領域,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打造“保健+養老”模式。
3.智慧養老技術創新賽道
申報國家級智慧養老示范項目將獲政策傾斜。硬件企業可聚焦智能健康監測設備研發。支持社區服務設施設置康復輔具體驗租賃點,2027年底前建成租賃點5個以上,適老化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4.金融與產業協同發展賽道
政府建立養老企業金融直連機制,創新養老信貸產品,按機構等級提供差異化利率優惠,2027年養老貸款規模將突破1億元。同時鼓勵開發養老儲蓄、保險產品,支持康養社區與保險基金合作,構建“金融+養老”生態鏈。
政策點睛:構建民生與產業的雙向賦能
從社區養老設施的“適老化改造”到康養產業集群的“鏈式發展”,榮成新政既回應了老年群體對品質生活的期待,也為企業開辟了萬億級市場新藍海。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這座海濱城市正探索一條“民生保障有力、產業活力充沛”的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路徑,為區域老齡化應對提供可復制的實踐樣本。
原帖鏈接:https://iapp.rcsrmtzx.cn/share/YS03Ny0zOTMxNzk1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