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目的與依據
目的:該預案旨在及時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
依據: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威海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確保預案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
二、適用范圍
預案適用于榮成市行政區域內出現的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針對不同污染物(如PM2.5、臭氧、沙塵等)造成的重污染天氣,采取差異化的應對措施。
三、預警分級與發布
空氣污染預警分為三個級別,從低到高分別是黃色、橙色和紅色。黃色預警表示空氣質量較差,橙色預警表示空氣質量更差,紅色預警表示空氣質量非常差。
政府會根據空氣質量預測,提前48小時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大家做好準備。
四、應急響應措施
差異化管控:預案強調對重點行業企業實行績效分級和差異化管控,確保減排措施精準到位。A級和引領性企業可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及以下企業則需嚴格執行減排要求。
保障類企業:涉及民生保障的企業(如供電、供暖等)在預警期間可繼續生產,但需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減排措施:企業需制定“一廠一策”操作方案,明確不同預警級別下的減排措施,確保減排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
五、應急措施
根據預警級別,政府會采取不同的措施。
黃色預警:建議大家減少戶外活動,學校停止戶外課程,工地減少揚塵作業等。
橙色預警:在黃色預警的基礎上,增加公共交通運力,減少高排放車輛的使用。
紅色預警:在橙色預警的基礎上,學校可能會停課,企事業單位可能會調整工作時間。
六、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
政府會通過新聞媒體、手機短信等方式,及時向公眾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和應對措施,確保大家了解最新情況。
七、與上級文件的異同
榮成市《預案》與威海市《預案》的總體框架保持一致,不同的地方是結合了我市的實際情況,對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和辦事機構各工作組的職責進行了細化和調整。通過明確預警分級、應急響應措施、差異化管控等手段,確保在重污染天氣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減少對公眾健康和環境的影響。預案強調精準治污、科學治污,確保減排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時通過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提升社會對重污染天氣應對的認知和參與度。
政策解讀人:姚依宏 威海市生態環境局榮成分局項目管理科科長 電話:0631-75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