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2025年榮成市法治政府建設
工作計劃的通知
榮政辦字〔2025〕4號
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好運角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2025年榮成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榮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4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5年榮成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
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根據《榮成市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依法履行政府職能
1.優化政府機構職能。持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完善職能配置,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建立鎮街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編制公布基本履職事項清單、配合履職事項清單、上級部門收回事項清單,強化清單執行情況監督評估。貫徹落實上級部門統一大市場建設相關政策文件,定期組織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排查清理工作,不斷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適時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局、司法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2.推動政務服務便利化。深化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落實落地。持續打造“一件事”服務場景,強化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建設,實現企業群眾“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場監管局,市有關部門、單位)
3.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強化部門協作配合,按信用風險調整抽查比例,推廣標簽化抽查模式,創新運用移動檢查系統,提升監管精準度與科學性。深化律所聯系商會工作機制,為商會和會員企業提供全鏈條法律服務,提升我市民營企業律師法律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建設
4.強化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做好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調整工作,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制度,對市政府發布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嚴格審核,確保內容合法合規,及時對文件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責任單位:市司法局、政府辦公室,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5.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組織編制市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依法審查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保障決策的合法合規。全面落實《山東省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工作規范》,明確審查責任,規范審查流程。(責任單位:市司法局、政府辦公室,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三、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
6.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開賦予鎮街行政執法權工作,加快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向基層延伸。扎實開展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試點,健全配套制度和工作機制,構建制度完善、機制健全、職責明確、監督有力、運轉高效的鎮街行政執法工作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7.持續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嚴格控制涉企行政檢查頻次,推廣應用“山東省涉企行政檢查平臺”,實現涉企檢查事項網上運行、全程留痕。執行年度檢查計劃制度,將年度行政檢查計劃納入全省涉企檢查平臺,對涉企檢查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
8.精準開展涉企執法服務。全面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試點工作,貫徹落實“首違不罰”“首違輕罰”機制,依法降低行政執法對企業的負面影響。開展涉企執法“三同達、兩評議”工作,為企業提供信用信息修復指引和合規經營指導建議,推動企業合法經營。(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
9.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推動建立行政執法監督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復議監督等合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政執法監督員、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作用,進一步拓寬“監督源”,有針對性開展監督活動。常態化開展案卷評查,及時發現并糾治存在問題,提升涉企行政執法監督效能。(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
四、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10.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演練。科學分析研判本區域、本行業領域事故災害風險形勢和安全生產態勢,圍繞重點區域、主要風險、重點時段、重大活動,編制市級年度應急演練工作計劃并抓好落實。(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1.推進基層應急救援站建設。組織鎮街依照基層應急救援站(點)建設標準,從場地建設、裝備器材、人員配備、組織機構、制度建設五個方面對救援站(點)進行全面自查,確保滿足應急救援的實戰要求。(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各區鎮街)
五、構建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多元共治格局
12.扎實做好信訪工作。組織開展“信訪工作法治化提升年”活動和“深化源頭治理、化解信訪矛盾”專項工作,持續打好信訪突出問題化解攻堅戰。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公開接訪活動,嚴格落實“一案一策、一案一卷”和“兩見面、雙簽字”要求,依法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責任單位:市信訪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3.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專項行動,聚焦矛盾多發、易發領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到早發現、早分析、早預防,及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強化調解員隊伍建設,分級開展全員培訓,提升調解員專業素養。整合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法律服務資源參與人民調解工作,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提供專業工作力量。(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4.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健全繁簡分流、風險預警、專家會審、履行監督四項內控機制,暢通涉企行政復議渠道,推進涉企行政復議案件容缺受理制度,采取實地調查、召開聽證、聽取意見等多種方式辦案,推動涉企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制發涉企案件多發領域的案件類案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源頭上提升涉企案件執法規范化水平。(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5.規范行政應訴工作。堅持“誰主管、誰承辦”“誰負責、誰應訴”原則,嚴格落實《榮成市行政應訴管理辦法》,認真履行出庭應訴法定義務,配合人民法院受理、審理行政案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尊重并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加強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審判工作交流會商,開展同堂培訓、旁聽庭審等活動。(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六、強化行政權力監督制約
16.規范政府督查工作。制定市政府重點工作落實臺賬,清單式、一體化調度督導推進。堅持“督幫一體”,協調解決基層落實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市級重點民生實事、民生“微實事”等事項堵點難點,助力基層破解難題。(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7.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統籌保密與公開管理,健全保密審查機制,嚴格保密審查程序,加強已公開信息管理,定期清理歸檔無效信息。明確政策文件解讀范圍,提升解讀質量,豐富解讀角度,規范解讀標準,提高政策解讀規范化、標準化水平。積極用好上級依申請公開系統,推動依申請公開辦理智能化、規范化。(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8.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建立失信風險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完善政府履約責任追溯制度,加強與法院和上級信用部門工作聯動,對“新官不理舊賬”等歷史遺留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健全失信問責督辦機制,限期履行責任完成整改,避免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實現政府機構失信被執行人“零名單”“零增長”。(責任單位:市社會信用中心、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19.強化合同規范管理。加大合同審查力度,嚴格落實合同合法性審查機制,對合同主體資質、權利義務條款、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機制等核心內容進行重點審查,確保合同合法性和合規性,防止因合同問題引發法律風險和經濟損失。加強部門合同備案工作管理,進一步預防法律風險。(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七、加快數字政府建設
20.深化數字化便民服務。扎實推動“愛山東”榮成分廳建設,從企業和群眾需求出發,梳理完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年內確保200項以上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移動端穩定運行。(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市有關部門、單位)
21.加強政務數據治理共享。完善提升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榮成節點服務能力,加大各類政務數據整合治理力度,聚焦部門業務需求,推動數據互通共享,實現數據跨部門、跨領域共享應用。持續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加速拓展“魯通碼”場景打造,圍繞深化企業辦事、個人辦事、法治服務等領域,積極探索打造“零證明”“無證明”辦事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市有關部門、單位)
八、強化組織保障和工作落實
22.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各區鎮街和有關部門認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積極謀劃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及辦公室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的協調監督,深化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責任單位:市委依法治市辦、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各區鎮街)
23.持續加強學習培訓。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列入政府常務會議重點學習內容。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黨員干部培訓內容,納入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法重點內容,推動學習培訓持續走深走實。(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有關部門、單位)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壓實責任,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嚴格執行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公開制度。市委依法治市辦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工作督促調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