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榮成市政府正式印發《榮成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實方案》(榮政發〔2024〕5號)(以下簡稱《方案》)。
問:《方案》出臺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答: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可以促投資、拉消費,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促使居民消費生活改善,既能提高生產效率,也能促進節能降碳,推動我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問:《方案》的總體考慮是什么?
答: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對上級文件確定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舉措等,逐項細化落實。分2025年、2027年兩個時間節點提出各項目標任務。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報廢汽車回收量、二手車交易量、廢舊家電回收量等核心指標與上級目標相呼應,基本達到上級目標值水平。同時制定具體實施措施,提出量化任務目標,明確相關單位責任分工,積極提升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水平,持續釋放投資消費潛力,確保全市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實到位。
問:《方案》主要有哪些落實舉措?
答:(一)扎實開展供需摸底和項目儲備。建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專班,精準聚焦工業、建筑市政、交通運輸、文教衛生、循環利用等重點領域,開展全市重點領域設備更新供給和需求摸底,謀劃儲備項目,完善項目手續、提升項目成熟度。同時結合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財政性補貼資金及稅收金融政策進行梳理,指導企業在項目申報、政策運用中找準定位、優勢,補齊短板。
(二)有序推動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通過政策支持引導,在重點領域提前發力:工業方面,聚焦輕工、機械等重點領域開展先進設備攻堅;改造提升設施服務推進實施智能制造行動;聚焦落后產能退出助推綠色裝備推廣。農業方面,依托相應補貼政策淘汰報廢老舊農機具,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交通方面,鼓勵支持電動、LNG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發展;建筑市政方面,推動供熱設施和管網、燃氣老化管道、供水及污水設施設等改造;教育文旅方面,鼓勵職業院校、文化場館設備更新購置,提升公共服務場所設施智慧化水平;醫療方面,推動醫療衛生機構老舊落后設備淘汰更新,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三)全面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通過綜合性惠民車展、“好品威海·商通四海”惠民消費等活動加快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并組織相關企業參加威海家居消費季展銷活動,促進消費提質擴容。
(四)積極實現多方面條件保障。在資源循環利用提升方面,推進廢舊家電回收處理和依法規范企業報廢車回收拆解,提升廢舊物資回收處置水平。在高質量供給體系建設方面,發揮我市相關制造業特色優勢,梳理、推廣一批先進設備、優質產品。在推進標準提升銜接應用方面,鼓勵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在輪胎、電機領域開展國家智能制造標準應用試點建設,并在能耗限額、產品設備效能國家標準等方面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完善提升產業、產品技術標準。
問:如何確保《方案》的落實見效?
答:堅持統籌布局、系統推進,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鼓勵先進、淘汰落后,標準引領、分類施策等工作原則,穩妥有序推動各項重點任務開展落實。(一)健全協調機制,建立工作專班,完善配套政策,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抓好項目儲備,對照各領域設備更新需求,謀劃儲備更新項目庫,并加強要素保障,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加強財稅金融保障,統籌用好各級各領域財政資金,精準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優化多元融資支持政策,提高資金使用有效性、精準性,確保資金規范安全高效使用。(三)積極回應市場關切,采取多種方式分領域分行業做好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工作,切實將政策紅利傳達到企業和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