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榮成市召開耕地保護十五條措施新聞發布會,榮成市自然資源局分管負責人就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榮成市印發《關于完善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十五條耕地保護措施的意見》,明確建立“3+1”田長工作體系、“空天地”監測監管體系、國土空間監測預警、鎮街村“第一責任人”四項機制,全面夯實耕地保護責任體系。從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耕地進出平衡和占補平衡情況、永久基本農田建設保護、高標準農田規劃和建設情況以及耕地保護和整改六個方面,明確了耕地保護重點任務。同時,通過耕地保護與獎補資金、信用獎懲、追究問責、宣傳曝光、年度考核掛鉤五個方面,推動形成耕地保護各項職責貫通融合、凝聚合力的工作格局。
下一步,榮成市將持續推進保紅線守底線攻堅行動,強化安全底線能力提升,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
提問一:文件中提到“嚴格落實‘雙平衡’,從前端避免發生違法行為”,請具體解讀一下該項機制。
答:嚴格落實好土地管理領域相關法規及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各區鎮街及有關部門將合法用地作為項目實施的先決條件,嚴格控制各類建設項目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對項目占用耕地的要進行充分論證,要落實好耕地“占補平衡”要求,堅決執行“先補后占”“占優補優”制度,沒有土地手續的項目堅決不能上馬。科學處理好農業項目建設與耕地保護關系,耕地“進出平衡”實現“寬進嚴出”政策,“寬進”就是要拓寬可恢復耕地途徑,優先將即可恢復、工程可恢復地類作為耕地“進出平衡”的耕地最大潛力來源;“嚴出”就是要嚴格控制一般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和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強化設施項目監管,明確設施用地標準、上圖入庫、監督管理等要求,推進設施農業規范有序發展。
提問二:《十五條措施》中提到了很多保護要求和措施,那有沒有耕地保護的激勵政策?
答:有的,堅持資金精準投放,加大耕地保護投入,細化鎮街耕地保護考核標準,充分發揮獎補資金杠桿調節作用。優化耕地保護考核機制,引入鎮街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有量、“非糧化”及“非農化”面積、“田長制”執行情況等考核標準,將省級耕地保護激勵縣獎補資金與鎮街耕地保護績效掛鉤,對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中成績突出的,在分配獎補資金時予以適當傾斜。
政策原文:榮成市人民政府關于完善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十五條耕地保護措施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