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提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暨零碳城市建設內涵豐富,要聚焦“循環”這個關鍵,著力構建“源頭”控碳、“過程”減碳、“末端”降碳相貫通的企業生產體系,以高質量發展的“含綠量”,提升“深藍、零碳、精致、幸福”現代化新榮成的“含金量”。
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提出,碳排放貫穿了企業加工制造,能源采購、物流運輸、內控管理等生產過程的全生命周期。要超前謀劃,統籌用好政策支持、金融扶持、科技加持等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技改創新力度,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機遇,持續推進“機器換人、產線換代、設備換芯”,打造更多智能工廠綠色工廠;對新建的車間和項目,要同步引入綠色理念,增加綠色能源供給,從源頭上更好地節能降本增效。
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空氣彈簧管理部部長徐旗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暢通綠色低碳發展循環的部署,聚焦節能降碳,加大綠色技術研發投入,推動輪胎生產工藝全面升級;健全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體系,提升資源循環效率;擴大光伏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應用,降低碳排放強度。以實際行動為城市綠色發展貢獻成山力量。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工業和信息化發展中心主任盛迎喜表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錨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聚焦企業微循環,通過源頭嚴控“兩高”項目準入、過程推動智改數轉與節能技改、末端深化資源循環利用,每年實施工業技改項目80個以上,獲評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與綠色低碳項目或榮譽30個以上,加快構建“源頭—過程—末端”的企業生產控碳體系,為零碳城市建設筑牢產業根基。
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把綠色材料、可持續材料應用,作為技術研發的重要方向,不斷提高產品中綠色材料的應用占比,在生產環節進一步減少碳排放,要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管理創新力度,圍繞能耗智能管控、員工教育培訓、生產流程優化等環節,完善“人控、物控、技控”有效結合的減排機制;對有條件的企業,增上碳監測、碳計量等設備,探索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等工作,提升企業綠色發展競爭力。
威海中科藍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廣航表示,中科藍智落地榮成以來,得到了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們以微藻光合固碳技術為核心,構建“源頭控碳、過程減碳、末端降碳”的閉環體系。目前,這一體系已在榮成實現150畝的產業基地產能,每年可轉化數千噸二氧化碳,為化妝品、醫藥等行業提供可持續原料,真正將“碳包袱”變成“綠色資產”。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這一循環模式,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林宏健表示,市農業農村局將深入貫徹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精神,聚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現代綠色設施升級、生態種養循環、全鏈綠色減碳等工作,實施現代蘋果全產業鏈試點、土壤酸化治理等項目,創新零碳農業園區試點,打造一批現代零碳農業示范樣板和實踐范例。
威海海高園(石島管理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洪加耀表示,威海海高園(石島管理區)將緊扣市委十五屆九次全會精神,以海洋新能源產業為主線,堅持“核能引領、多能衍生”一體發展,全方位服務好華能一期擴建、清華核研基地及高通量堆、中能建海洋能源科技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前瞻性謀劃同位素全產業鏈布局,高標準規劃建設能源小鎮,進一步打通企業微循環、產業內循環、全域大循環,加快構建集聚發展的新型能源體系,更好助力“零碳”榮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