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專家:張常斌,威海市安全生產專家,長期從事應急管理、安全技術服務相關工作,具備豐富的安全生產理論和實踐的經驗。
張常斌表示,多年來,榮成市從制度層面重視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初步建立起一套應急預案體系,在加強應急準備、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提升,面臨的新情況也更加復雜多變,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張常斌認為,應急預案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就在于不斷地更新和改進,要與時俱進。本次發布的11個預案對應急體系建設、組織架構、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后期處置、保障措施、監督管理做出制度安排,參照上級預案有針對性地開展修訂工作,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有利于實現應急預案的動態優化,真正體現了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貫徹科學救援的應急管理理念。本次預案修訂的重點是進一步理順了應急指揮體系,對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進行了調整,同時針對不同應急響應級別細化了應急響應措施,明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條塊結合,專業處置、社會參與”的應急處置格局。
張常斌表示,本次修訂預案的一大亮點是強化了有關部門應對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全過程的應急措施并對安全生產、救援力量的統一指揮、隊伍建設等不同環節進行了細致規范。預案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中,均強化了防范階段與災害災難救助階段的工作銜接,細化了風險防范的要求和措施,明確了組織機構與成員單位各自職責,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現了災前充分防范、災中高效應對、災后有序救助的工作要求。
張常斌表示,本次發布的應急預案對群眾應對突發事件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突發事件發生后,群眾應及時通過官方渠道關注事件等級和事態發展,據此做出相應的應對準備;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積極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的檢查和詢問,不可擅自進入已經被封鎖的有關場所、道路等限制活動區域和警戒線;應當服從當地人民政府、居(村)委會的指揮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如果本社區發生突發事件,應當立即按照應急預案撤離、疏散至安全應急場所,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幫助受傷人員,同時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