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榮成市崖頭街道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政策解讀
一、制定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近年來,榮成市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住宅小區開發數量也大量增加。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住宅小區普遍面臨著基礎設施老化、停車位少等多種問題,已成為居民生活的痛點、城市建設管理的難點。我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品質提升的重要一環,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科學規劃,規范施工,不斷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二、決策依據
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出部署,又在6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關于推進全省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和物業管理的意見》,制定十年工作目標,加速推進全省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和物業管理,2015年開展試點,2016年起整體推開,預計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整治改造,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
三、制定過程
2023年12月14日,發改局、財政局、行政審批局、威海市生態環境局榮成分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聯合出具關于《2024年榮成市崖頭街道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實施方案》的聯合審查意見。
四、制定意義
老舊小區改造綜合整治的意義,除了改善、維護社區秩序,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條件外,還要協調社會各個方面,解決一系列的矛盾,創造出和諧的人文環境。道路修復、照明完善、線路更換、私人建筑被拆除,綠地、停車場和休閑健身活動區域將被一一安排。老舊小區改造好,讓人們的居住環境條件得到改善,環境變得優美,生活也會更幸福,精神文明的建設水平自然會提高。
在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老舊小區改造還能擴大消費,帶動居民戶內改造,適應人們消費升級的需求。同時,從水、電、氣管線到綠化、道路設施等的建設,將帶動不小的投資,繼而拉動鋼材、水泥、電纜、工程機械等工業品的市場需求。
從城市化發展的角度看,老舊小區改造能促進城市的更新和功能提升,改善過去外觀上樓宇林立,但內部功能不健全的狀況。從國際經驗看,城市更新也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面臨的需要。
五、內容解讀
(一)指導思想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順應群眾期盼,尊重群眾意愿,踐行共同締造,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缺失、設施設備陳舊、功能配套不全、管理服務不到位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不斷提升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居民參與的原則。在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和后期物業管理中,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基層組織的作用,組織居民參與,匯聚民眾智慧,確保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明確居民共同管理小區的義務和職責。
堅持先急后緩原則。對于基礎設施差、管理混亂、安全隱患突出等群眾反映強烈,需求高的小區先行整治。
堅持政府主導,多元投資原則。以政府主導、企業和群眾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利用各類投融資平臺,多方面吸納社會資本投入。
堅持整治與管理相結合原則。在完善小區硬件配套設施的同時,建立健全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實現建管并舉,做到綜合整治推進一個、物業管理建立一個,避免重復施工影響居民生活。
(三)改造內容
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
基礎類改造主要包括小區及周邊地區的供水、排水、供電、弱電、供氣、供熱、消防、安防、道路、移動通信、綠化照明、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物業用房,拆除違章建筑以及光纖入戶、架空線路規整(入地)和建筑物公共部位維修等。
完善類改造主要包括新建(改建)建筑節能改造、充電設施、居民活動室、無障礙設施、健身器材、綠化美化、智能快件箱、加裝電梯,以及小區內或周邊文化休閑設施、體育鍛煉場所、適老設施、電力增容等。
提升類改造主要包括社區、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等社區專項服務設施。
六、其他事項
解讀單位:榮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聯系人:隋鵬軍
辦公電話:0631-758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