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標記:A
肖海洋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校企聯動、助力人才引進的建議收悉。現將建議辦理情況報告答復如下: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支持和關心。
近年來,榮成市深入實施“榮歸故里”計劃,聚焦“5+2”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優化提升“榮聚英才”政策,積極推進校企聯動,從人才引、育、留多方面精準發力,力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供給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方面,高質量推進產教融合,精準育才。聚焦榮成歌爾科技有限公司等產業鏈重點企業人才需求,引導駐榮院校調整優化學科專業設置,結合產業特點,先后開設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等6個新專業,協調榮成市技師學院開辦了市內首個焊工班,威海市海洋職業學院也開設了焊工選修專業,并促成榮成康派斯新能源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與駐榮院校每年開設“訂單班”5個以上,定向培養緊缺人才300人以上。與此同時,聚焦產業轉型升級,依托駐榮院校,采取金藍領培養、新型學徒制培訓、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等多種形式,廣泛培養產業技能人才。2020年以來,已培訓產業工人2.5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4206人。
另一方面,高標準打造人才生態,誠心留才。多年來,榮成市不但緊扣榮成歌爾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引進大項目,主動供給“一站式”貼心服務,先后解決赴榮工作子女跨學區入學等問題23個;而且針對企業反映的在榮就業青年找對象難、留不住人才問題,與市總工會等單位聯合舉辦了4場相親聯誼活動,為榮成康派斯新能源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榮成歌爾科技有限公司、榮成市中醫院等單位150多人搭建了交流平臺;還開展了“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榮成人才碼”推廣,以及聘任校園青年引才大使、“大學生家鄉名企行”等引才服務活動,全力打造拴心留人良好環境。2019年以來,我市累計招引高校畢業生4935人,發放工作津貼、購房補貼等人才扶持津補貼8112萬元,目前僅有679人選擇了離職,人才流動及離職率保持在相對較低水平,我市成功獲評“青年人才首選山東20大潛力城市”。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您的建議,采取如下措施,進一步加強校企聯動,提升企業和人才的匹配度、契合度,有效提高引才成功率。
一是持續優化聚才環境。擦亮“榮歸故里”計劃品牌,全面推廣“榮成人才碼”,大力舉辦“大學生家鄉名企行”等多種形式的推介活動,不斷提升城市活力,營造青年人才聚榮發展良好氛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企業主動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薪酬水平、加強人文關懷,構筑起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機制,讓更多外地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進一步強化校企聯動。充分發揮“榮聚英才”政策導向作用,深入實施“榮歸故里”計劃,務實開展“高校榮成行”等活動,突出產業鏈重點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聯系高校院系,小批次來榮對接,有序擴大校企合作廣度深度,提升引才質效。計劃全年依托152所高校引才基地開展“名校直通車”等高校招聘活動30場以上,年內引進青年人才3600人以上。
三是不斷擴大技能人才供給。圍繞我市產業發展需求,助推校企深度融合,引導駐榮、駐威院校進一步調整優化專業課程設置,推廣沉浸式互動教學,合作開設訂單班,量身定制產業發展所需的實用型人才。同時支持引導企業與駐榮院校采取金藍領培養、新型學徒制培訓、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等多種形式,廣泛培養產業技能人才,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計劃年內新設立訂單班7個,引導赴企實習1200人以上,持續增強技能人才本地供給能力。
榮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年6月5日
聯 系 人:張 耿
聯系電話:75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