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環保局圍繞“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服務科學發展”三條主線,進一步強化生態建設,推進污染減排,加大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污染治理,深化農村環境保護,嚴格環境執法監管,著力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確保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成功組織召開了全省生態文明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現場會議,全省各地170多人參加會議,與會代表均對我市生態建設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一、2014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心全意保民生,著力改善環境質量
圍繞改善人民群眾環境質量,重點推進了10項水氣污染整治工程。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召開了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與11個市直部門、12個鎮區、5個重點企業簽訂《榮成市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2013-2015年)》。重點實施了5項整治。一是魚粉行業整治。完成全市所有魚粉企業的優化整合和綜合整治,全市原有186家魚粉企業278條生產線,已整合至62家企業139條生產線。目前,62家參與整治魚粉企業中,9家已通過環保驗收,44家企業批復試生產,其余9家企業正在治理,12月底將全部投入試生產,計劃到2015年6月底所有魚粉企業全部完成驗收。二是熱電行業整治。召開了2次現場調度會議,明確熱電企業各項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完成時限和標準。目前,天頤熱電、市熱電和好當家熱電三家在用熱電企業全部完成脫硫、脫硝除塵設施建設。三是燃燒設施整治。完成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和《榮成市2013-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編制工作,擬定了《榮成市冒黑煙小鍋爐整治方案》,對所有鹽漬海帶和主要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的153家小鍋爐開展冒黑煙專項整治,現已全部整治結束。四是揚塵腥水整治。不斷增強執法力量,在原先執法隊伍的基礎上,又從公安、交通、城管抽調了3輛執法車輛,增上了12個執法人員,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設定固定崗、流動崗實行24小時全天候檢查。今年以來,已累計檢查各類運輸車輛5700多輛,對497輛違規運輸車輛進行了處罰,處罰金額共計45.6萬元。五是黃標車整治。做好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各項工作,認真開展宣傳解釋,熱情周到服務,保障淘汰補貼工作順利開展。目前已審查車輛1090輛,發放補貼878.14萬元。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重點實施了5項整治。一是理石行業治理。先后召開了2次專題會議,對虎山鎮理石行業整治工作進行部署落實,擬定了《虎山鎮石材行業規范整治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按照“場區密閉、場界綠化、廢渣封閉、泥水分離、廢水循環、嚴禁外排”的要求,高標準整治。目前,虎山鎮需整治的28家理石企業中,已取締關停2家企業,其余26家企業設備已安裝并調試完成。二是飲用水源地保護。督導相關部門全力抓好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對八河水庫準保護區內滕家鎮6家企業和上莊鎮9家企業深入開展污染治理,目前15家企業已全部完成整治工作。5處存在問題的鎮級飲用水源地也全部完成了整改。三是石島高新產業園污水治理。重點加強督導該區域冷藏食品加工企業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目前石島轄區20家冷藏和食品加工企業中,2家企業已關停,12家完成了整改,3家正在建設。人和轄區1家冷藏已與魚粉廠簽訂污水處理協議,其余7家企業聯合治理,正在目前建設。協助人和鎮政府開展了園內的69家曬場的污染整治工作,正在整修排水溝。督導完成了高新產業園內8家海藻企業的取締工作,電業部門給予斷電處理。四是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配合畜牧部門分片召開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完成了153家養殖場(戶)已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回頭看”檢查,對2011-2013年參與整治的431家養殖場回頭驗收,現已全部結束。五是重點污染源監管。深入開展了重點污染源的整治、排查隱患降低信訪案件等專項行動,先后查處環境違法行為32起,對18家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同時,充分發揮重點監管企業自動在線設施監控作用,對全市主要河流斷面、飲用水源地 、重點監管企業、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等全天候、全方位、無縫隙管控,全市省控以上重點企業的綜合達標率始終保持100%。
(二)多措并舉抓防范,著力確保環境安全
一是強化常規檢查管理。開展企業和項目環境風險隱患整治工作,對全市范圍所有企業,特別是存在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進行環境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對存有重大環境風險,沒有能力進行有效控制的企業和建設項目,堅決依法予以取締,確保全市環境安全。
二是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堅持每月至少對危險廢物產生企業進行一次現場監察,每季度按要求進行一次危險廢物季報。組織開展了威海石島重工有限公司2014年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完成了31家危廢產生企業申報登記工作,通過嚴格管理轄區危廢處置率始終保持100%。
三是強化輻射安全監管。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監督檢查行動,摸清了全市輻射管理現狀,排查及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全市所有在用放射源和射線裝置全部納入環保部的監管系統,全面提升了輻射監管水平。
(三)優質高效促管理,著力優化經濟發展
一是把好準入關。嚴格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對產業性質與環保目標不一致的、選址布局與生態分區規劃不相符的、未達到污染源限期治理要求的實行一票否決,一律不批。今年以來,全市所有開工建設重點工程項目全部完成環評審批手續辦理,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到100%,使我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減輕污染負荷。
二是把好減排關。科學制定完成了我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2014年度主要污染物減排計劃》,并對重點減排工作進行責任分工。完成了華東督查中心對減排工作的督導檢查,對2014年度重點減排工程進行督導調度,指導企業完成減排檔案建設,做好了國家和省年終減排總量核查準備。
三是把好宣傳關。圍繞各類紀念活動,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環保宣傳和咨詢活動。特別是今年6.5世界環境日期間,為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聯合市委宣傳部發放通知,在利群廣場舉行了大規模的環保宣傳咨詢活動,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000余份,購物袋200個,對10多個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四是把好服務關。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的項目,尤其是市屬重點工程項目,堅持早介入、早準備,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及時為企業服務。積極幫助靖海集團沙窩島漁港碼頭附屬設施建設項目、榮成市經濟開發投資公司海灣路污水管網工程等項目到威海市環保局完成了環保審批手續,受到企業好評。做好企業上市服務工作。幫助威海家家悅集團榮光植物油有限公司等3個項目補充完善了各種相關環保手續,確保順利通過了省環保廳的環保核查。同時,嚴格執行市政府制定的各項優惠減免政策,主動為企業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務,對符合條件的,嚴格審查,堅決不打折扣地貫徹執行,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