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山東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精神,按照威海市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規定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通過“中國?榮成”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平臺和本單位網站以及新聞媒體、檔案館、圖書館、公告欄、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及時、全面、有效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為廣大公眾提供了比較好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現將我局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概述
2011年,榮成市環保局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和《辦法》規定,著力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工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在政府信息公開渠道拓展上,依托互聯網、12369環保熱線、新聞媒體等媒介,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發布與政務公開一體化的服務平臺;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主動公開與群眾咨詢、投訴公開相結合,不斷強化信息公開的深度和廣度,著力提高環保部門行政透明度和辦事效率,服務群眾需要;在制度建設上,繼續完善各種制度規章,依法、按時公開各種政府信息,促進政府機關依法行政,全面接受社會監督。2011年度,我局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60條。從內容分類看,機構領導、設置及人事類信息1條;政策法規、規范性文件信息8條;業務公開信息150條;規劃計劃、統計信息31條。從渠道和形式看,我單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60條全部實現了網上公開。
二、政府信息公開的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情況
一是高度重視,納入日程。我局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政務公開工作,解決存在問題。部門負責人親自部署政務公開工作,把政務公開作為份內事來抓,做出承諾,認真踐諾。
二是落實責任,抓好責任追究。建立健全抓政務公開工作領導責任制,各科室、分局及下屬單位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把政務公開作為日常工作,與業務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實、一同檢查、一同考核,做到常抓不懈。
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以及公開平臺建設情況
一是加大了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工作力度。2011年,威海市環保局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60條。從內容分類看,政策法規、規范性文件信息8條,規劃計劃、統計信息1條,業務工作公開信息150條;其他信息1條。從渠道和形式看,我單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60條全部實現了網上公開。
二是強化了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在依托中國威榮成政府網站這個平臺開展信息公開工作的同時,對市環保局門戶網站“榮成環境”進行改版設計,使環境網站內容更加貼近公眾的需求,便于信息公開和便民服務,不斷完善網站內容,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幅度地滿足公眾對環境信息的需求;加強12369環保熱線工作,實現二十四小時接聽和受理群眾投訴、咨詢功能,及時有效地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環境污染問題。
三是積極通過新聞媒體開展信息公開工作。以辦好《榮成時訊》“環保在線”專欄為基礎,不斷拓展新聞宣傳載體,及時宣傳環保工作的新動態、新政策、新舉措、新成績,電臺有聲、報紙有字、電視有影的頻次大幅度增加。
四、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情況
2011年,市環保局接到一起公眾通過網絡提交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我局按要求及時進行了信息公開答復。
五、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按照為民、便民、利民的原則,在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榮成市環保局所有紙質公開資料全部免費,其他資料郵寄等費用根據情況而定,原則上予以減免。
六、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2011年,榮成市環保局對形成的政府信息實現了依法、有序公開,未出現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
七、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及監督檢查情況
在政府信息公開前,市環保局辦公室對擬發信息進行保密安全審核,在確認所提交內容為可公開內容后,報分管領導審批,最后再由信息公開部門專職人員對信息進行公開,形成了及時對擬定公開材料進行事前保密審查、事后監督檢查,確保所有公開信息準確無誤、符合要求的工作機制。
八、所屬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推進情況
環境監察大隊、環境監測站兩個事業單位按照局相關要求,公開了環境執法、環境監測等相關信息。
九、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是主動公開的信息與公眾的實際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二是少數部門和單位在公開信息時仍然存在惰性,工作處于被動。今后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進一步充實公開內容,完善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加強對公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聽取民聲、貼近群眾,把環境質量情況、污染防治情況真實地告訴公眾;二是進一步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制度,修訂完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考核評估、監督檢查評議、培訓宣傳和工作年報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公開審查制度,確保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深入、持續、高效地開展環境信息公開工作;三是積極組織培訓,強化各個科室、部門環境信息公開的意識,加強督促檢查工作,使信息公開工作上水平;四是拓展公開形式,不斷完善網站欄目設置,豐富公開內容,進一步推進環保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推進電子政務。